

工作,生活与生命的「心伙伴」
「教练」在欧美,澳洲,日本及中国大陆等地已经广为企业及个人运用。在企业里,常见的不外乎是「领导力、团队动能、人际关系、文化适应」等议题;聘用外部专业教练的服务对象也由较高的管理阶层往下扩展到中阶主管。我们所服务或听过的跨国性的企业,也透过教练工作坊或在线课程,辅以持续性的一对一教练,将「教练」技巧与精神融入领导力与日常工作。
• 「教练」需要时间推动及改变,对我们来说缓不济急。
• 「教练」不给答案,但在企业里,教练对象可能需要资深同仁/主管的专业建议。
• 「教练」的角色和管理者的角色有冲突,不容易施行。
在台湾,虽然应用教练的速度和范围没有上述地区来得快及广,但是教练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被看见。在这个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听见教练直接或间接影响所带来的认可与感动,同时也听见许多的不安与疑虑:
"The Heart of Coaching"(THOC) 模式提供了补起这些实务上缺口的方法,也让上述的担忧有了解答。 书中内容除了将教练思维及技术崁入在简单 (但需要不断练习才能熟练) 的三阶段循环里,也放入原作者汤玛士.柯瑞恩(Thomas Crane)多年来协助企业改变组织文化的经验,让「教练」变得可行,进而建立一个教练企业文化。他的「伙伴教练」(原文collegial coach) 概念,教练对话可在上,下,组织横向间进行,让企业这个大房子打掉隔间,沟通变得透明清澈。
这本书在美国已热销十几万本,荣登美国亚马逊读者四颗半星激赞好评,且已经翻译成韩文,丹麦文,西班牙文以及进行中的法文版,也成为美国多所大学指定参考书。 郭敏珣及潘婉茹两位教练,除了是繁体及简体中文的译者,同时也是柯瑞恩认证的THOC工作坊引导教练,以及华文市场的合作伙伴。
这本书的译名《伙伴教练心关系:转化出团队高效能》的缘由何来?我们在教练的研究及实务上皆发现:「我们的教练对象在接受完教练技巧或服务后,回到该企业的工作岗位,常常因为碍于时间、角色规范等因素,在展现他所学的教练技巧于工作时有困难也常常觉得无力感。」 事实上,一个富有教练特质的企业文化之建立势必要企业上下全员动起来,大家都用教练特质般的共通语言来沟通,会比企业中只有少数几人懂得教练技巧来得事半功倍。而这所谓富有教练特质的关键点就像是:「在沟通上与自己及对方有更多的连结、专注在当下、不带假设的倾听、藉由提问及回馈协助对方厘清问题等。」当然,这样的沟通绝对不是只有上对下、或是只有高阶主管对所谓的高效能员工才用得到。倘若企业中的每一位伙伴都能有这样的认知及心态,并进而练习简单且有效的教练沟通工具,教练文化就得以建立,并且也能成为高效能组织。
这个THOC 模式背后的原理及出发点是以「心」出发。一个以「心」出发的伙伴关系,会预见「善」的发生。当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是如此扩散开来时,我们会遇见「蜕变」。是的!「伙伴教练心关系」讲的就是关乎「蜕变」、「转化」!唯有如此,一个富有教练特质的高效能企业文化才能被建立起!
「伙伴教练心关系」让我们一起从心出发、一起协助彼此蜕变!更加展现我 们自己,成为工作、生活、生命中的「心」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