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状况不如预期?先别落入细节的漩涡裡。离开用脑过多的OA隔间,找一个可以和自己轻鬆相处的地方,用「心」,重新拥抱你的团队!
杰克在对岸十多年,一年半前被调回台湾总部,带的兵从过去的500人遽减为不到40人。整个人如洩了气的皮球,觉得自己不再被重视。一向重视工作气氛及团队精神的他,也开始觉得这个团队似乎怎麽都推不动。多次在主管会议中他带领大家决议了几项重要行动方案,达成进度也远远的落后。他开始萌生退意,但又不甘心辛苦经营的职涯就此结束,更何况,他也不确定外头是否还有自己的天下。 前二次的会谈,他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是:无奈,挫折,对团队失望。脸色黯淡无光。最常听到他说的字眼是:「不会有用的」「我什麽方法都试过了」。眼前,除了失意的将领,我似乎还看到了一群垂头丧气的士兵。
「我很好奇,你的团队现在士气如何?」他暂停了原先的专注(自己),若有所思10几秒,然后回答我:应该不好吧。整天被钉,怎麽能好? 接下来,我们一起检视了「我什麽方法都试过了」的方法,并且转成文字,让这些过去的做法逐一呈现在白纸上。
让我把镜头拉回这场景的二个月前。杰克透过介绍和我相识,我们探讨了有关教练文化的主题。他告诉我,自己非常希望可以经营出一个具有教练文化的团队。虽然不确定可否影响到整个企业,但他希望自己团队中的成员可以在一个信任,鼓励,感恩,具有贡献价值的工作环境中度过每天将近十小时的时光。
在我确定这还是他要的目标后,我们开始探讨,那些「行不通的方法」过去是如何被进行的?
杰克自己慢慢发现到,这些日子以来,他自己的压力已经百分之百移转到团队身上,而那些所谓行不通的方法并非无效,而是他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带领团队去的方向。部属们在大大小小的检讨会议已经疲惫不堪,少说少错的概念让大伙儿失去信任。支持彼此的鼓励与感恩,早已经被责骂,防卫所替代,唯一仅存的是印着感谢两个字的年终贺卡。而这些,都不是帮助目标达成的好方法。
方法是否可行,「心」是重要关键。当我们给予团队全心的关注与及时的支持,好的变化也将一点一滴的开始!。
作者:潘婉茹Effie Pan 教练